2022-08-13 18:15:01
大盘自4月27日反弹以来,上证指数企稳快速站上3100点、3200点,在行业板块中,新能源成为反弹“急先锋”。据Wind数据,4月27日以来,万得新能源指数近26个交易日上涨39.08%,超过同期上证指数近27个百分点。
(来源:wind,万得新能源指数,2022/4/27-2022/6/7)
从细分板块看,申万三级行业指数中,4月27日至今,涨幅排名前20的板块中,超一半都是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的行业,其中,光伏加工设备指数、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两只细分指数以48.15%和48.03%涨幅,遥遥领先第一、第二位(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4/27-2022/6/7)。
(统计区间:2022/4/27-2022/6/7,申万三级行业分类)
新能源板块持续反弹,几乎已经修复了3月底以来的加速下跌。
政策面、基本面双重提振,加速新能源反弹
伴随着北京与上海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开始进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改善阶段以及利好政策全面铺开,带动了本轮新能源板块的回暖,近期就爆出了不少利好新能源细分行业的消息。
比如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名为“RepowerEU”的能源计划,其中,2025年光伏目标装机量320GW,到2030年达到600GW,欧洲光伏组件依赖中国进口,可能会拉动国内光伏产业的增长。(注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特别是对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作出明确部署,一些地方也在跟进,如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下乡等。
基本面上,行业市场需求提高带动行业景气度提升,以近期涨幅较高的细分板块中新能源车为例,在政策支持、油价上涨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491.5万辆。其中传统燃油车销量385万辆,同比下降18%,新能源车国内零售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反映到板块上,wind数据显示,4月27日至6月7日国证新能源车指数上涨38.18%。
新能源上、中、下游产业链,趋势持续向好
从长期发展逻辑看,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中国经济必然要走向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能够为中国的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电力支撑。
从能源替代角度,石油等传统能源终将耗竭,全球都在寻找可再生能源,加之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能源转型、支持新能源发展是必然趋势。
从新能源上、中、下游各产业板块看,有持续向好的趋势。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整车板块,自2012年到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效率、渗透率逐年上升,其中新能源车渗透率从13年的0.2%已经攀升至21年的5.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保持持续增长,显示了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势头。
(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统计区间:2013/1/1-2021/12/31)
得益于全球节能减排趋势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游锂电池在新能源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伴随新能源车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欧洲主流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锂电池的需求也有望迎来高增长阶段。
2016年至2021年,锂电池产业链中全球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需求是逐年上涨的。
(资料来源:Clean technica,GGII,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和测算,2016年至2021年)
作为能源革命的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代表,光伏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54.88GW,同比增长14%。(GW:发电装机容量)同时光伏板块的发展,也会带动上游硅料产能提升。
如果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新能源依旧值得关注与看好,相关产业链的优秀基金也值得长期把握。
(文章来源:中欧基金)
(原标题:反弹“急先锋”!这个板块近期涨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