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8:00:00
超级福利 http://gg.muxiangchang.com
01
广东5大都市圈范围缩小
8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官网发布了《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
这个指引最大的看点是:深圳、广州等4个都市圈被再次重新定义,缩小了范围。
这同时也给等待都市圈规划方案的读者一个交代:为何广深都市圈方案至今没有公布,因为都市圈的范围要重新界定!
下面就是重新界定之后的广东省5大都市圈范围:
深圳都市圈的最大变化是:
1、河源市区出圈,河源跟深圳都市圈不再有关系。
2、汕尾市区出圈,除了深汕合作区外,汕尾跟深圳都市圈不再有关系。
3、惠州龙门县出圈,惠州其他区域留在圈内。
或许有读者会问:惠州纳入都市圈的部分,没有提及大亚湾?大亚湾是否也出圈了?
大亚湾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是行政区,在正规的文件里,它包含在惠阳区里。就好比深圳的大鹏新区,往往被纳入龙岗区统计一样。
最新调整之后的深圳都市圈,总面积为13977平方公里,比之前少了近3000平方公里。
广州都市圈的最大变化:
1、韶关城区出圈,韶关整体上跟广州都市圈没有了关系。
2、云浮城区出圈,云浮市整体上跟广州都市圈没有了关系。
3、肇庆和清远纳入广州都市圈的范围有所扩大,原来是城区,现在增加了肇庆的四会市、清远的佛冈县。
此次调整之后,广州都市圈的面积为19117平方公里。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也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阳江出圈!
调整之后,这个广东省第三大都市圈只剩下了珠海、中山、江门三个城市。
潮汕揭都市圈范围也缩小了,把梅州城区调出。剩下的是潮汕揭三市全域。
湛茂都市圈没有变化,仍然是湛江、茂名两个城市。
这是广东省5大都市圈自公布以来,做的第二次调整。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都市圈内要实现1小时通勤,所以都市圈最大半径不能超过70公里,超级城市最多80公里。
而广州都市圈此次范围缩小之后,仍然达到了2万平方公里以上,是都市圈的上限。深圳都市圈调整之后,为1.4万平方公里,显然更符合都市圈的真正含义。将来加上香港之后,深港大都市圈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
湛江、茂名都市圈的总面积,按照两个城市全域计算,达到了2.5万平方公里,这显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都市圈。从这两个城市发展水平看,目前没有出现都市圈的迹象。
02
东莞全市纳入深圳都市圈
根据本次规划,东莞全市纳入了深圳都市圈。
规划范围涉及广东5大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
其中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东莞中心区列入都市圈级副中心】
文件介绍,深圳都市圈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维育核心,发挥“一主两副”引擎辐射效应,“一主”即由深圳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组成的都市圈核心区,“两副”即东莞和惠州中心区。
“一主两副”核心区是深圳都市圈经济增长和综合服务的核心,是带动和辐射外围地区、提升都市圈整体能级的重要引擎。
公服设施领域协调指引方面,构建“1+2+N”的深圳都市圈公共中心体系。
其中包括2个都市圈级副中心:由东莞中心区和惠州中心区构成,提供地区性公共服务功能,是东莞、惠州两市文化、医疗、教育、体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都市圈布局9个轨道主枢纽:东莞2个,1个在市中心区
根据文件,深圳都市圈构建与分布式区域发展结构匹配的轴辐式铁路枢纽格局。
深莞惠中心区布局9个轨道主枢纽,发挥主城区人流集散的功能。其中,深圳布局5个,分别为深圳北站、深圳站、西丽站、深圳机场站以及坪山站;东莞布局2个,分别为东莞东站、第二高铁站;惠州布局2个,惠州站、惠城南站。
东莞东站位于常平。第二高铁站位于哪里呢?
根据规划提显示,东莞第二高铁站位于市区。之前也曾有官方消息指出,广深第二高铁东莞中心枢纽站,初步选择在南城蛤地附近。
广深第二高铁途经广州、东莞、深圳三市,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自广州北站,经白云机场T3、鱼珠、经东莞,引入深圳机场站。向北与规划广清永高铁衔接,形成北上直达通道,向南利用规划深茂铁路正线至西丽枢纽,利用深茂铁路联络线至深圳北站至香港。
广深第二高铁项目设计最高速度为350km/h。广深第二高铁投入运营后,东莞中心城区直达广深两个机场只需20多分钟即可。
【产城融合:东莞涉及这些区域】
深圳都市圈依托四大交通走廊与轴辐式枢纽体系,构建湾区级产业科技创新功能节点,沿深圳-东莞和深圳-惠州边界,自西向东构建湾区科创头部企业与现代服务业节点、国家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节点、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与湾区先进制造产城融合节点。
三条走廊将深圳和东莞全部打通:西部沿海走廊:深圳中心区-宝安-滨海湾;中部隧洞走廊:深圳中心区-光明-松山湖;中部谷地走廊:深圳中心区-龙华-东莞东南板块,涉及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科学城、塘厦、常平等。
下拉滑动查看详细介绍▼
深圳会展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发挥临空向海的区位优势,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终端、海洋经济、总部经济、科技服务、高端商务、时尚创意等高端高新产业,形成高端产业与高品质都市空间协同发展的产业组团,加强与前海平台联动,共同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头部企业总部基地。
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国家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节点。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将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联动滨海湾新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塘厦-平湖北/坂雪岗-大运新城: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依托深圳华为、富士康等制造业总部优势,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引领资源辐射,加强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方向,联动惠州仲恺、河源高新区,建设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沿东莞-惠州边界,重点构建潼湖-常平智慧产业新城节点。把握潼湖生态智慧区和常平城市副中心,以建设智能制造高地和现代产业新城为目标,加快推动常平香港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潼湖科学城、东莞东站枢纽、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等片区开发建设,构筑支撑莞惠产业发展的重要脊梁。
03
惠州中心区,列入深圳都市圈副中心!
根据本次规划,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原先深圳都市圈内的河源、汕尾都市区被踢出局,而惠州由此前的全域纳入,变成了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被排除在外。
在空间格局上,深圳都市圈将区域核心功能分散至距离主城30公里左右的若干节点与重点平台,形成“多中心分布式”的空间拓展模式,其核心是打造关键廊道和枢纽节点,通过增强城市边界地区资源要素的共享互通,满足都市圈复杂的功能供给需求,和广州都市圈共同支撑“黄金内湾”建设。
交通格局
围绕深圳都市圈多中心分布式的空间结构,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线的复合交通走廊为骨架,形成“三横四纵”的网络综合交通格局。
“三横”:深圳轨道2、5号线所形成的环线与深珠通道-南坪高速-盐排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深圳轨道18号线快线与深圳外环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中南虎城际(规划)与常虎高速延长线-佛莞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
“四纵”:自西向东分别是西部沿海走廊、中部隧洞走廊、东部谷地走廊和东部盆地走廊。
其中,东部盆地走廊由于莲花山脉两支形成长度超过10公里的山脉阻隔,轨道通道有限,依托深汕高速、深汕高铁、深圳轨道交通14号线形成的渡河交通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龙岗-惠阳。
在枢纽布局上,深莞惠中心区布局9个轨道主枢纽,其中深圳布局5个,为深圳北站、深圳站、西丽站、深圳机场站以及坪山站;东莞布局2个,为东莞东站、第二高铁站;惠州布局2个,为惠州站、惠城南站。
虎门站、滨海湾站、塘厦站、光明城站、平湖站、惠州南站这6个站则是次级枢纽。
海空交通方面,构建以深圳港为国际航运枢纽,东莞港、惠州港共同支撑的都市圈港口群,以深圳西部港区、盐田港区为龙头,以深圳平湖、东莞、惠州等内陆港为补充的,以平湖南-盐田港区专用铁路为通道的组合港体系。
以深圳机场为主枢纽,联动惠州机场的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协同打造深圳都市圈高品质创新型国际门户枢纽。
将加快惠州平潭机场改扩建工程,预留机场扩容空间,建设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
|图源:惠州机场
以下三个产业体系布局与惠州关联:
塘厦-平湖北/坂雪岗-大运新城: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依托深圳华为、富士康等制造业总部优势,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引领资源辐射,加强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方向,联动惠州仲恺、河源高新区,建设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坪山-惠阳-大亚湾:湾区先进制造产城融合节点。形成深惠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工业4.0产业集聚地区以及世界级的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依托坪山比亚迪、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协同惠阳、大亚湾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主要发展电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形成区域协同、分工明确的空间产业链布局。
沿东莞-惠州边界,重点构建潼湖-常平智慧产业新城节点。把握潼湖生态智慧区和常平城市副中心,以建设智能制造高地和现代产业新城为目标,加快推动常平香港城、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潼湖科学城、东莞东站枢纽、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等片区开发建设,构筑支撑莞惠产业发展的重要脊梁。
本文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刘晓博说财经(微信号liuxb929)、深惠房叔、东莞好房
--THEEND--
【房导云学堂·热点解读】
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强调“保交楼、稳民生”!
房导智库专家谢炎燊律师深入解读,支持“保交”还需哪些合力?
重磅文件出台!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